以便更好地鞭策别人为她搬砖,当然,同时也包括为一些重大战略方向做出决策,譬如说,在建新附近发现了可以手工提吊的小油井之后,买地要不要更改原本拟订的对建新政策,以及如何同北海边境的番族相处,布里亚特鞑靼、哥萨克、罗刹人,也包括了现在逐渐分散融入各族群的突厥人,甚至更远一点,北极圈内的因纽特人……这些新出现的番族关系,买地该绷着哪根弦,是友好、招揽,还是挑拨、敌视,这都要看谢双瑶的意见了。

在这件事上,不会有人比她更专业的,因为其余地理专家也好,地缘政治专家也罢,都是谢双瑶找的教材,审核的教纲,一步步培养出来的,谢双瑶非常知道他们的真实水平,而她本人在对通古斯地缘上走在了所有人前面——她至少亲自去过一次,谢双瑶曾坐火车横跨整个通古斯荒原,去莫斯科旅游。所以她大概还有个纵览的印象,而其余专家能在地图上把通古斯的疆域画出来就不错了,要指望他们知道更多,也有点太强求。

所以说,这就是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存在感的问题啊……能手绘中世纪欧洲地图的历史爱好者,人数肯定比能绘画出西伯利亚矿产资源分布图的人多多了,世界历史就这么几块,除了本国以外,欧美的历史绝对是最多人会优先去研究的,比起来,罗刹这边的存在感要低得多多多多了。就是谢双瑶自己都没什么研究,要不是她旅游去过一次,估计连那点粗浅的印象都没有。

“谁能想到,其实在另一个世界,通古斯的第一次大开发还真就在敏末的漫长小冰河时期呢?虽然那时候也巨冷,但通古斯还真是在那个时期迎来第一次开化的,而且还真有不少辽东汉人跑过去开垦田地,挣扎求存。又有多少人知道贝加尔湖曾经也是华夏的北海……这也怪传统生产力形成的思维模式,北海那地儿在以前的确就是空耗管理资源,几乎没有出产的苦寒之地,大家都攒着劲儿往南方跑,建州入关南下,已经是大赢家了,根本就不在乎北海那破地儿,干脆就甩给罗刹人,免得还要花钱打仗了,都认为是赔钱地儿,压根没留意……”

辽东的情报很快就送来了,各式各样的载体都有,上交的工作日志,当地的报纸、散文,情报局的报告等等,多角度地生动再现了如今关外的复杂风情,谢双瑶一边翻看着,一边也不由得喃喃点评

章节目录